近日,一则关于 “河北单招中石家庄院校比保定院校就业率高出 20%” 的说法在考生和家长群体中流传,引发广泛关注。单招院校的地域真会对就业率产生如此显著的影响?记者对此展开深入调查。
从院校整体数量与类型来看,石家庄作为省会,教育资源丰富,拥有多所实力强劲的单招院校,像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、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等。以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,作为原铁道部直属院校,在铁路系统内认可度颇高,专业设置与铁路行业紧密相连,铁道供电技术专业实行 “2+1” 学徒制,80% 的毕业生就职于京津冀轨道交通集团。该校与铁路部门保持良好合作关系,为学生提供大量实习和就业机会。而保定同样不乏优质单招院校,保定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国办综合类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校,其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 95% 以上,社会已开展职业资格考试的专业学生全部参加考试,通过率 90%以上,学院还被确定为高等职业教育国家职业资格教学改革试点院校。
在专业布局与产业对接上,石家庄凭借省会优势,高新技术企业密集,如华为河北代表处、中国电科 13 所等,校招机会众多。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与天融信合作订单班,培养网络安全技术人才,对接国防科技、互联网安全等领域,就业面广且薪资高。保定则依托自身产业特色,在新能源、农业、电力等领域发力。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供电技术专业定向承德、秦皇岛等地乡镇供电所,毕业生属事业单位编制,六险二金齐全。其园林技术专业对接京津冀市政绿化项目,毕业生可进入国企从事景观设计,就业率超 90%。
再看就业数据统计口径,部分说法中所谓 “20% 的差距” 存在统计漏洞。不同院校统计就业率的时间节点、统计方式不同。有的院校以毕业时的初次就业率为准,有的则统计毕业后半年甚至一年的就业率。此外,对于灵活就业、自主创业等就业形式的界定和统计也有差异。若将这些因素考虑在内,石家庄与保定单招院校的就业率差距远没有传言中那么大。例如,在某一年度统计中,若仅计算毕业时已落实单位的学生,石家庄部分院校初次就业率看似较高;但半年后追踪发现,保定部分院校通过推荐就业、学生自主求职等方式,整体就业率大幅提升,与石家庄院校不相上下。
河北省教育厅相关专家表示,考生选择单招院校不应过度纠结地域带来的就业率差异。更应关注院校的专业实力、校企合作深度、师资配备等。比如保定职业技术学院的畜牧兽医专业在省内享有盛誉,拥有先进实训基地,与多家养殖场、宠物医院合作,为学生提供丰富实践机会;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打造 “智慧校园 +” 模式,建筑工程专业对接雄安新区建设项目,毕业生参与装配式建筑技术研发比例达 35%。
河北单招中石家庄和保定院校就业率并不存在高达 20% 的差距。考生应综合多方面因素,结合自身兴趣与职业规划,理性选择单招院校与专业,而非盲目跟风地域 “红利”。